VR校史馆 VR校园
新闻动态

我校参加“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”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

发布时间:2025.04.23
发布者:来源: 浏览次数:

4月18日上午,滨州职业学院参加全市“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”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。党委书记刘荩一介绍学校2024年各项重点任务推进落实及2025年目标举措有关情况,并回答记者提问。

2024年主要工作

2024年,滨州职业学院以党建为统领,锚定市委“1+1188”发展格局,聚力攻坚突破,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效。“升本”迈出关键一步。以“优秀”等次通过首轮国家“双高计划”验收,成功跻身全国“双高校”三十强。综合类高职院校,全国第11位,提升2位。科研与社会服务竞争力,全省第1位,全国第16位。产教融合竞争力,全国第21位。

“升本”创建取得决定性进展。市委、市政府以超常规力度支持升本,各职能部门以最大诚意护航发展,把升本当做自家事、分内事,真心实意帮助我们破难题、补短板,帮助我们一次次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,把巨大差距变成了全面达标,把梦想变成了现实。我校3万平米的黄河三角洲智能制造产教融合项目全面完工,25项“升本”指标全部合格,顺利通过省级考察公示。

产教融合纵深突破。牵头成立6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、3个市域产教联合体,获评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2个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2个,省内名列前茅。连续七年获评“山东省产教融合示范单位”。立项省部级课题34项,省级科研创新平台2个、市级科研创新平台3个,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16项。社会培训到款额5900万元。

内涵建设硕果频结。在全省高职院校专业发展水平考核中,11个专业全省第一,24个专业全省前三。立项国家级现场工程师项目1个、省级4个,新增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6门,全国第三、全省第一。1个团队获批省高校黄大年式团队。引育全国“五一劳动奖章”获得者2人,1个团队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技能大赛国赛一等奖,实现建校以来零突破。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2金3银3铜,省赛获一等奖12项、共52项,全省前三。招生计划完成率超99%,生源质量稳步提高。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95%以上。建设4个班·墨学院、2个海外分校,市委书记亲临摩洛哥为海外分校见证揭牌。

品牌声誉接续扩大。高质量承办第七届家长大会、全省职业院校高质量教学现场交流活动等省级以上活动28次,获市委市政府及时表扬4次。在世界职教发展大会、世界中文大会、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等发言10余次,实现教育部、教育厅重大活动推介全覆盖。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报道70余次,学校品牌影响力、知名度、美誉度持续扩大。

服务师生成长成才。用心用情解决了多年积累的职称评聘问题,189名教师晋升职称,化解了一系列管理保障阻力。持续打造“心安校园”,落实“辅导员+班主任”制度,坚决守牢心理、食品、消防、人身等“一排安全底线”。“接诉即办”回复率达到100%,学生12345工单下降45%,办理满意率100%。

2025年目标举措

2025年,是滨州职业学院未来十年两轮“双高”建设的起步之年,是职业本科教育的历史元年。我们将紧紧围绕市委“113388”工作体系,走在前、挑大梁、勇争先,奋勇争当服务品质滨州建设的先锋力量。

一是聚焦“科创品质”,实现办学层次和质量新跃升。创建职业技术大学是滨州400万人的共同期盼,更是当代滨职人的责任和使命。我们将以钉钉子精神,加强师资队伍建设,引育博士40人,加速南院区建设,新增建筑面积11.7万平方米,加快教学设施设备更新提升,新增仪器设备5000万元。下足绣花功夫,确保25项“升本”指标从“合格”到“优质”,争取获批滨州职业技术大学,实现从专科到本科的历史性蝶变。年度办学质量考核,全省“保二争一”。

二是锚定“三大战役”,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新高地。服务滨州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始终坚守的价值追求。我们将积极对接“527N”先进制造业集群,新上人工智能技术等8个新兴专业,重构装备制造等10大专业群,建好低空经济等12个产业学院,开发先进制造等培训包,培训企业员工6万人次。助力“滨企创世界行动”,落实教育部安排,以师资和教材为主要任务,牵头建设中国—几内亚工程技术大学,加快建设“班·墨学院”、海外分校,培养培训海外本土人才2000人次。在完成自身招商引资任务同时,为全市招引项目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。

三是赋能“双型”城市,构建产教深度融合新生态。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。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。我们将实施“百校万企万师双进”行动,选派300名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,聘任200名企业能工巧匠走进校园兼职任教。依托省级以上5个联合体、共同体和10个科创平台,联合领军企业攻克实用技术100项,服务中小企业“专精特新”发展,技术服务到款额力争超7000万元。

我们将认真落实市委“三大行动”,深化内部治理改革,增强二级学院办学活力;实施干部淬炼工程,激发干部内生动力;建设强化“心安滨职”,提升风险防范能力。

百年大计,教育为本。学校承载着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殷切期望,我们将赓续荣光、团结奋斗,努力建成师生心安顺遂、滨州人民引以为傲的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,为建设品质滨州、教育强国作出更大贡献。


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:

滨州职业学院在科创赋能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有哪些新的举措?


近年来,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职业教育、科技创新的战略部署,紧紧围绕全市“113388”工作体系,系统推进产教融合、科教融汇,着力打造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标杆。

深化服务机制改革,构建创新融合新图景

学校奋力抢抓职业技术大学创建机遇,一体化推进教育、科技、人才工作。创新实施“双轨制”引育机制,探索“校聘企用”柔性引才用才模式。作为山东省教育厅“百校万企万师双进”行动试点校,选派300名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,聘任200名企业能工巧匠走进校园兼职任教,搭建“双向赋能”人才立交桥。高标准推进产教园建设,打造集教学实训、技术中试、工艺革新、研发孵化于一体的“四维枢纽创新平台”,年培育技术技能人才6000余人。

构建高能级平台矩阵,激活创新策源新引擎

学校以高能级平台驱动创新突破,依托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、供电智能控制技术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等10个高能级科研平台,打造18支科研创新团队,联合行业领军企业攻克实用技术难题,赋能中小企业“专精特新”发展与技术升级,形成“科技+”五大科创服务模式,打通从平台研发到产业应用的创新路径。

贯通成果转化链路,打造产业赋能新范式

科技创新的核心目标在于将科技研发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,将“论文写在车间里,成果转化在流水线上”,服务好、支撑好滨州的产业发展。学校主动对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,深度挖潜产教融合共同体与市域产教联合体功效,推动人才培养、技术创新、科技研发、成果转化及社会服务等全链条要素深度融合。常态化组织青年博士、技术骨干深入企业研修锻炼,开展技术攻关,取得异麦芽酮糖、活塞先进制造技术、高性能稀土发光材料等重大技术突破。年均解决企业技术难题100余项,技术服务和社会培训到款额年均6000余万元,形成了企业“出题”、联合“答题”、市场“阅卷”的产学研用闭环融通创新范式。

科技创新是新时代赋予职业院校的历史使命与时代命题。滨州职业学院将秉持“与国家战略同频,与产业变革共振”的发展理念,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与品质滨州建设中,奋力书写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辉煌篇章,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!